【行業資訊】妹子放棄思域買奧迪透露了怎樣的市場現狀?
前段時間一個同行和我聊關于買車的問題,她說她想買本田思域,但是提車時間太慢了,讓我給她出出主意。不用想也知道,身為一個業內人士,她不可能不知道東本那檔子事,但是對于她這個90后的妹子來說,顏值夠也就夠了。
市面上能和思域拼顏值的車其實并不多,我也就象征性的推薦了一下馬自達昂科塞拉,畢竟在A級車、A+級車里面,真沒有幾款車能入這妹子的法眼。但是我沒想到的是,她最后卻提了一輛奧迪A3回來!
我懷著極度好奇的心理去問妹子在選車過程中經歷了一段怎樣的心路歷程,她是這樣回答我的:“一開始都定好就買思域了,結果要等接近兩個月才能提車,再加上還得加點錢4S店才賣,就放棄了。大部分的主流車型我基本都看過了,覺得不太好看,無意間了解到A3的優惠力度很大,就去看了下,覺得就比思域貴了一點點,還是豪華品牌,然后就買了”。
一點點?現在的豪華品牌入門級車型都下探到與合資A級車競爭的地步了?我想不通是思域的逼格太高還是奧迪把身段放得太低了。
近幾年來,面對日益年輕化的消費群體,豪華品牌價格不斷下探,侵占合資品牌市場份額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像奧迪A3這樣起售價低到15萬元出頭(算上終端優惠)的豪華車都出現了,再加上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我不得不擔憂起合資品牌的生存空間。
豪華品牌擴張市場份額勢在必行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每年近3000萬輛的市場空間讓所有車企都必須重視中國汽車市場。然而豪華車市場份額畢竟有限,市場銷量主體更多的還是在中低端市場,為了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生存,豪華品牌價格降低,下探中端市場勢在必行。
此前,豪華品牌入門級轎車與合資B級車形成競爭關系,合資B級車在車身尺寸、車內空間、配置等方面還有一定優勢。如今,雖然像奧迪A3這類把價格降低到15萬元左右的車型并不多,但是奧迪開了這個頭,其它豪華品牌如若跟進,那合資A+級轎車的市場必定也會受到沖擊。特別是一貫喜歡在終端優惠上搞事情的凱迪拉克、捷豹等品牌,一旦推出入門級車型,那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將會進一步被蠶食。
而且,合資A+級轎車相比于豪華入門級轎車的在尺寸、空間、配置上的優勢降低,加之豪華車的品牌優勢,合資車的優勢也就只剩下后期的維修保養費用更低了。
此外,現在的消費主力已逐漸從70后向80、90后轉移,消費群體越發年輕化,消費觀念也并非以往的“賺多少錢花多少錢”,貸款消費、超前消費已是常態。再加上各大汽車廠商推出的金融免息政策,我想,大部分年輕人都是愿意多花一點錢買一輛豪華品牌汽車的。
合資品牌該如何應對?
單就產品力來講,豪華品牌入門級轎車其實沒有比合資品牌強太多。以奧迪A3和大眾高爾夫為例,兩者出自同一平臺,雖然奧迪A3在做工、用料和整車的調校上要優于高爾夫,但兩者的差距并沒有價格上差的那么多,奧迪A3更多的還是靠的品牌溢價。
所以,面對豪華品牌的強勢入侵,合資品牌最根本的應對方式還是得從產品出發,通過降低入門車型售價、提高走量車型配置、打造差異化車型等方式達到錯位競爭的目的。
此外,合資品牌要利用好后期維修、保養費用較低這一先天優勢,不僅是價格上的優勢,更要通過售后服務來穩固現有客戶,實現“老帶新”、“老換新”的效果。
寫在最后
從藍海到紅海,從躺著賣車到站著賣車,中國汽車市場早已不是那個一兩款車就能統治整個車市的時代了。在這個“刺刀見紅”的汽車市場,連豪華品牌都得“自降身價”與合資品牌競爭,若干年后,不知道還有多少汽車品牌能在中國繼續存活。